西凤酒简介: 西凤酒始于殷商,盛于唐宋, 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,远在唐代就已列为珍品,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。凤翔是民间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,有凤鸣岐山故事。唐朝以后,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,人称西府凤翔。酒遂因此而得名。史载此酒在唐代即以“醇香典雅、甘润挺爽、诸味协调、尾净悠长”列为珍品。苏轼任职凤翔时,酷爱此酒,曾有“柳林酒,东湖柳,妇人手(手工艺)”的诗句,后来传为佳话。 西凤酒特点 西凤酒以当地特产高粱为原料,用大麦、豌豆制曲。工艺采用续渣发酵法,发酵窖分为明窖与暗窖两种。工艺流程分为立窖、破窖、顶窖、圆窖、插窖和挑窖等工序,自有一套操作方法。蒸馏得酒后,再经3年以上的贮存,然后进行精心勾兑方出厂。 西凤酒中的金西凤 西凤酒无色清亮透明,醇香芬芳,清而不淡,浓而不艳,集清香、浓香之优点融于一体,幽雅、诸味谐调,回味舒畅,风格独特。被誉为“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头”。即酸而不涩,苦而不黏,香不刺鼻,辣不呛喉,饮后回甘、味久而弥芳之妙。属凤香型大曲酒,被人们赞为它是“凤型”白酒的典型代表。 西凤酒 中国四大名酒西凤酒,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。始于殷商,盛于唐宋,已有三千年历史。是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的中国名酒。 西凤酒在殷商和周朝就已是【王飨】之酒。春秋时期,传说秦穆公之女弄玉与华山隐士萧史知音相遇,引神西凤来,在凤翔柳林上空盘旋飞舞久久不去,于是柳林清泉甘冽美酒飘香。秦始皇统一六国用西凤酒举行天下饮酒大会以示祝贺。汉高祖至文景帝回国行至距柳林五里的亭子头见蜜蜂不飞,蝴蝶不舞,命人查访,原来是西凤酒醇香无比,使蜂醉蝶痴,于是即兴吟诗【送客亭子头,蜂醉蝶不舞。三国开国泰,美哉柳林酒】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任职凤翔时,特别钟爱西凤酒【但挂酒壶那计盏,偶提诗句不须编】留下了【花开美酒曷不醉,来看南山冷翠微】等千古诗句。清末,西凤酒打向海外,在南洋劝业赛会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等均获大奖,声名远扬
西凤酒以当地特产高粱为原料,用大麦、豌豆制曲。工艺采用续渣发酵法,发酵窖分为明窖与暗窖两种。工艺流程分为立窖、破窖、顶窖、圆窖、插窖和挑窖等工序,自有一套操作方法。蒸馏得酒后,再经3年以上的贮存,然后进行精心勾兑方出厂。
西凤酒中的金西凤西凤酒无色清亮透明,醇香芬芳,清而不淡,浓而不艳,集清香、浓香之优点融于一体,幽雅、诸味谐调,回味舒畅,风格独特。被誉为“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头”。即酸而不涩,苦而不黏,香不刺鼻,辣不呛喉,饮后回甘、味久而弥芳之妙。属凤香型大曲酒,被人们赞为它是“凤型”白酒的典型代表。西凤酒为适应各地不同消费者的需要推出33度、38度、39度、42度、45度、46度、48度、50度、52度、55度、65度等多种度数。西凤酒清而不淡,浓而不艳,集清香、浓香之优点融于一体。被酒界权威誉为“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头”。风格独特,口味绵柔,陕西西凤酒成为白酒中的经典,凤型西凤酒具有“清而不淡,浓而不艳,集清香、浓香特长于一体,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香五味协调俱全,均不出头”的独特风格特点。[5][6]适时饮用,有活血驱寒,提神祛劳之益。[7]
历史由来
西凤酒[1-2]始于殷商,盛于唐宋, 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,远在唐代就已列为珍品,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。凤翔是民间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,有凤鸣岐山、引凤等故事。唐朝以后,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,人称西府凤翔。酒遂因此而得名。史载此酒在唐代即以“醇香典雅、甘润挺爽、诸味协调、尾净悠长”列为珍品。苏轼任职凤翔时,酷爱此酒,曾用“花开酒美曷不醉,来看南山冷翠微”的佳句来盛赞西凤美酒。西凤酒系1952年全国第一届评酒大会中评选的中国四大名酒之一,是独一无二的凤香型白酒。西凤文化
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酒之一,它始于殷商,盛于唐宋,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。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。凤翔古称雍,为炎黄文化和周秦文化发祥地和中国著名酒乡,文化积淀十分丰厚。这一带出土的6000年前的酒具正式拉开了中国酒文化史的帷幕,仰韶文化遗址有二十多处,龙山文化遗址更多,秦公大墓的发掘轰动世界,雍城遗址和苏东坡任职凤翔时兴建的东湖园林等名胜古迹驰名中外。根据殷商晚期的尹光方鼎铭文和西周初年的方鼎铭记载,远在3000年前这里出产的“秦酒”(即今西凤酒,因产于秦地雍城而得名)就成为王室御酒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上记述的秦穆公赐酒为盗马"野人"解毒, 《酒谱》记载的秦晋韩原大战秦穆公获胜后"投酒于河以劳师"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。这里自古盛产美酒,唯以柳林镇所产之酒为上乘。至今,民间仍流传着“东湖柳、西凤酒、女人手’’的佳话。唐贞观年间,西凤酒就有“开坛香十里,隔壁醉三家’’的美誉。到了明代,凤翔境内“烧坊边地,满城飘香",酿酒业大振,过境路人常常“知味停车,闻香下马”,以品尝西凤酒为乐事。清末,西凤酒就打向海外。1915年,西凤酒荣获巴拿马赛会金质奖,遂盛名五洲。3行业地位
在2010年中国酒类流通协会、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,第二届“华樽杯” 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中,其品牌价值在200强中名列第七,品牌价值为:83.23亿元,雄踞北方白酒第一位。2011年9月16日,第三届“华樽杯”中国酒类品牌价值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揭晓,西凤酒以141.48亿元位居中国白酒品牌第六位。2012年,9月26日,从第四届“华樽杯”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活动颁奖典礼上传来喜讯,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“西凤酒”品牌价值达213.26亿元,同比增长50.73%,位居中国白酒类品牌价值排行榜第6位。同时,荣获2012年度华樽杯“中国酒类十大最具全球竞争力品牌”、“中国十大最畅销白酒品牌”、“中国酒类十大品牌组合”及“富国强军十大突出贡献品牌”。西凤酒1952金奖30年,全国畅销产品。
西凤酒具有3000多年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。西凤酒以其独特的地域位置、独特的工艺、独特的香型、独特的文化和独特的品质,享誉中外。凭借三千年的独特酿造工艺和五百年的酒海秘藏储存方式,西凤酒形成醇香典雅、甘润挺爽、诸味协调、尾净悠长的凤香型白酒典范。作为凤香型白酒典型代表,西凤酒多次荣获国际大奖,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名酒之一。并为首届国家四大名酒之一。其优良品质被古今名人甚为推崇。
起源
西凤酒始于殷商,盛于唐宋, 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,远在唐代就已列为珍品,是我国八大名酒之一。凤翔是民间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,有凤鸣岐山、等故事。唐朝以后,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,人称西府凤翔。酒遂因此而得名。史载此酒在唐代即以“醇香典雅、甘润挺爽、诸味协调、尾净悠长”列为珍品。苏轼任职凤翔时,酷爱此酒,曾有“柳林酒,东湖柳,妇人手(手工艺)”的诗句,后来传为佳话。
周公庆捷
殷商晚期,牧野大战时周军伐纣获得成功,周武王便以家乡出产的“秦酒”(即今西凤酒,因产于秦地雍城而得名)犒赏三军;尔后又以柳林酒举行了隆重的开国登基庆典活动。据凤翔的官方鼎铭文载:周成王时周公旦率军东征,平息了管叔、蔡叔、霍叔的反周叛乱,凯旋后在歧邑周庙(在今与凤翔畔临的歧山县)以秦酒祭祀祖先,并庆功祝捷。
赐酒解毒
春秋时期雍城(凤翔)附近三百余“野人”杀吃了秦穆公的几匹良马,被当地的官吏抓获,押往都城以盗治罪,秦穆公制止并赦免了他们所犯之罪,且将军中秦酒赐予“野人”饮用,以防“食马肉不饮酒而伤身”。后来秦晋韩原之战爆发,秦穆公被晋惠公率军围攻在龙门山下不得突围,正在危机关头,突然有一队“野人”杀入重围,一阵大杀大砍,晋军大败,晋惠公被禽。这正是三百余“野人”拼杀以报穆公昔日“盗马不罪,更虑伤身,反赐美酒”之恩。
以酒行礼
汉代,秦酒更名为柳林酒,已名传遐迩。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,柳林酒遂作为朝廷馈赠友邦礼品,随丝绸之路的商贾驼队传至中亚、西亚和欧洲各国。公元前121年,汉武帝在长安曾以柳林酒为将军霍去病率领的征西将士饯行壮色,遂士气大振,曾多次击败匈奴。据《凤翔县志》载:从汉高祖至文景帝,祭五畴活动曾19次在雍城举行,朝廷文武百官、骚士墨客日夜畅饮柳林美酒。
蜂醉蝶舞
唐仪凤年间,吏部侍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,行至凤翔县柳林镇亭子头村附近,时值阳春三月,忽然发现路旁蜜蜂蝴蝶坠地而卧,裴公甚感奇怪,遂命驻地郡守查明原因,方知是柳林镇上一家酒坊的陈坛老酒刚开坛,其醇厚浓郁的香气随风飘至镇东南五里外的亭子头村,使蜂蝶闻之醉倒。裴公十分惊喜,即兴吟诗一首:“送客亭子头,蜂醉蝶不舞,三阳开国泰,美哉柳林酒”。凤翔郡守遂赠美酒一坛予裴侍郎。回朝以后,裴侍郎将此酒献于高宗皇帝,皇帝饮之大喜。自此,西凤酒又被列为唐皇室御酒。
金凤踏雪
据《凤翔县志》载:唐代安史之乱爆发,叛兵逼近雍城。太守广征民夫构筑新城以防不测,但屡筑屡塌。有天夜里突然天降大雪,人武都感到奇怪。清晨从东边天际飞来一只金色凤凰,金凤先在柳林上空盘旋了一阵,又飞回雍城。它昂首高鸣,直冲云霄,霎时风住雪停,霞光满天。在灿烂的霞光里,金凤踏雪而行,走了一个四方形的圈子,便飞往柳林饱饮了柳林泉水,然后迎着明媚的阳光飞往太阳升起的东方。太守得知此事后亲自查看,便在凤凰所踏之足迹上筑城。不久一座新城便巍然屹立在旧城一侧。后来唐肃宗在雍城继位,他根据金凤飞翔之意,下令将雍城改名为“凤翔”。为了纪念此事,人们还将凤凰饮用过的水泉易名为“凤凰泉”。
苏轼咏酒
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任职凤翔签书判官时,在今凤翔东湖喜雨亭落成之日邀朋欢盏,“举酒于亭上”,畅饮柳林美酒,酒后留下了惊世名篇《喜雨亭记》,并用“花开酒美曷不醉,来看南山冷翠微”的佳句盛赞柳林酒,至今在凤翔东湖尚有墨迹遗存。他还学会了酿造柳林酒的技艺,“近日秋雨足,公馀试新筝”。在粮食丰收的秋天,用新漉酒器酿酒品尝。之后,他上书朝廷,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凤翔酒业的措施,获准实施后,使柳林酒和整个凤翔酒业得以蓬勃发展,凤翔又成为全国闻名的酒乡。
周雍酒乡
西凤酒原产于陕西省凤翔、宝鸡、岐山、眉(阝)县一带,唯以凤翔城西柳林镇所生产的酒为最佳,声誉最高。这里地域辽阔,土肥物阜,水质甘美,颇具得天独厚的兴农酿酒之地利,是中国著名的酒乡。凤翔位于关中盆地和渭北黄土台塬西部。宝鸡市东北。北部为山地丘
,地形起伏。南部为黄土台塬,西北高、东南低。属半湿润、半干旱暖温带季风气候。境内有雍水河、横水河等25条河流,均属渭河水系。 凤翔古称雍,为周秦发祥之地,有历代酒乡之称。这里文化积淀十分丰厚。仰韶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,龙山文化遗址更多,秦公大墓轰动世界,雍城遗址和苏东坡任职时兴建的东湖园林等名胜古迹驰名全国。西周时期已有酿酒,境内出土的大量西周青铜器中有各种酒器,充分说明当时盛行酿酒、贮酒、饮酒等活动。《酒谱》记有:“秦穆公伐晋及河,将劳师,而醑惟一钟。蹇叔劝之曰:‘虽一米投之于河而酿也’,于是乃投之于河,三军皆醉。”这就是淬在雍州“秦穆公投酒于河”的典故。又据《史记》载:秦穆公“亡善马,歧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,吏逐得,欲法之。穆公曰:‘乃皆赐酒而赦之。’三百人者闻秦击晋,皆求从,从而见穆公窘,亦皆推锋争死,以报食马之德。”由以上史实可见,当时雍州已酿有“醪”和“酒”。唐代肃宗至德二年(757),将雍州改称“凤翔”,取意周文王时“凤凰集于歧山,飞鸣过雍”的典故。自唐代以来,凤翔就素称“西府凤翔”。仪凤年间,吏部侍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途经凤翔柳林镇,饮酒后即兴赋诗曰:“送客亭子头,蜂醉蝶不舞。三阳开国泰,美哉柳林酒。”据张能臣《酒名记》载,宋代“凤翔橐泉”酒已称著。宋嘉祐七年,苏轼任凤翔府判官时作有赞柳林酒的诗文:“花开美酒唱不醉,来看南山冷翠微。”明代也有文人赞誉柳林酒的诗文,苏浚《东湖》诗中有“黄花香泛珍珠酒,华发荣分汗漫游”。清代以“凤酒”著称,而且在“八百里秦川”的宝鸡、歧山、郿县及凤翔县等酿制之烧酒均称“凤酒”。1929年编的《工商部中华国货展览会实录》载:“凤翔县兴盛德之凤翔烧酒”获二等奖。1934年编的《第三届铁展陇海馆专刊》云:“陕省则以凤翔、歧山、宝鸡等县所产凤酒最优质,味醇馥,与山西汾酒不相上下。往岁产最甚丰,凤翔、宝鸡年各出数百万斤。”但到1949年时,柳林镇仅有七家小酒坊。1956年在凤翔县新民酒厂的柳林镇两个生产小组基础上建成西凤酒厂,翌年按传统工艺继续投产此酒。 这里自古以来盛产美酒,唯以柳林镇所酿造的酒为上乘。至今,民间仍流传着“东湖柳、西凤酒”的佳话,唐贞观年间,西凤酒就有“开坛香十里,隔壁醉三家”的荣誉。到明代,凤翔境内“烧坊遍地,满城飘香”,酿酒业大振,地境路人常“知味停车,闻香下马”以品尝西凤酒为乐事。
西凤酒特点
西凤酒以当地特产高粱为原料,用大麦、豌豆制曲。工艺采用续渣发酵法,发酵窖分为明窖与暗窖两种。工艺流程分为立窖、破窖、顶窖、圆窖、插窖和挑窖等工序,自有一套操作方法。蒸馏得酒后,再经3年以上的贮存,然后进行精心勾兑方出厂。
西凤酒无色清亮透明,醇香芬芳,清而不淡,浓而不艳,集清香、浓香之优点融于一体,幽雅、诸味谐调,回味舒畅,风格独特。被誉为“酸、甜、苦、辣、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头”。即酸而不涩,苦而不黏,香不刺鼻,辣不呛喉,饮后回甘、味久而弥芳之妙。属凤香型大曲酒,被人们赞为它是“凤型”白酒的典型代表。西凤酒为适应各地不同消费者的需要推出33度、38度、39度、42度、45度、46度、48度、50度、52度、55度、65度等多种度数。 适时饮用,有活血驱寒,提神祛劳之益。